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我们可以凭窗眺望,全1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以及著1名建筑1930年,在当时的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主张下,决定对已成为青岛重要游览观光景点的栈桥进行全1面改造。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1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1队军1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
桥梁景观
之前提到过如果用斜拉桥和悬索桥,塔柱高达上百米,而该桥两边建筑并不高,上百米的水泥墩跟周围十来米的建筑很不搭。就像在很多湖泊风景区,湖很大但是不会建设横跨整个湖的景观桥,也不会修塔柱特别高的桥,而是用梁桥跟拱桥,整体比较协调。我国沿海跟长江两岸,动不动上百米高楼,武汉江边修了个606,旁边的二桥、二七大桥塔柱跟他比起来就小巫见大巫了,反而如果修一个浮桥显得不搭,而且会毁掉长江航道。全长2300米的桥,采用斜拉桥或者悬索桥,桥塔高度估计需要100米高左右。后,我们村旁边要是准备修上百米高的桥塔,我是极不情愿的。